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辽宁省高校急救教育、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和提升省内高校应急救护能力,4月17日,我校总务处举办急救知识技能科普讲座。
总务处处长李妍首先向参加讲座的各学院学生代表介绍了本次活动意义,强调了要以此类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借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及急救能力。通过科普讲座可以让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救人本领,在他人处于危险情况时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利用自己所学的技能拯救他人生命,让世界充满爱。

随后,由我校卫生所王有老师向全体学生代表进行了以“海姆立克抢救法”作为主题的讲座。海姆立克抢救法是一种针对呼吸道异物梗阻的徒手抢救手法,于1974年由美国胸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首创,在近几十年中拯救了10万人次以上的宝贵生命,是相对简单易学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技术,非常适合在非专业人群中推广。
王有老师通过PPT课件和模拟人教具向学生代表们详细讲解了呼吸道异物梗阻的发生、海姆立克抢救法的具体手法和流程、抢救法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病等方面的内容。面对非医学专业的同学们,王有老师进行耐心的讲解,以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

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全程认真听讲,还积极上台通过模拟人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在卫生所张彤和齐淼两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们得以不断改进调整操作手法和技巧,提升了操作成功的概率,技能和知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增强和巩固。



在近1个小时的讲座中,有关海姆立克抢救法的知识重点和技巧难点,向参与讲座的同学们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这次讲座是一次全新的科普尝试,下一步,学校将会持续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将更为丰富实用的医学知识推广给我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