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6月5日下午,由我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以赛促学强信念,思政育人启新程”知识竞赛决赛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此次知识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在2025年4月28日以学习通为载体采取线上答题的方式,我校23级、24级在校生共计7793人,参与初赛的人数共计6917人,参与率达88.8%;其中满分3人,90分及以上共320人。

根据各学院参与率和平均分综合排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前与音乐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共计六个学院脱颖而出,分别选派4名选手组成参赛队伍,齐聚决赛舞台,展开激烈角逐。

本次决赛设置了抢答题、“心领神会”题、“才艺展示”题、风险题四大环节,题目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事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校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考察选手们的思政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


抢答题环节,选手们全神贯注,紧盯抢答器,快速思考、踊跃抢答,现场气氛紧张激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心领神会”环节将竞赛推向了高潮。在此环节中,每支代表队由四名选手组成,其中三名选手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和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演,向选手传递特定词语的信息,规定时间内猜对词语数量多者获胜。选手们或手舞足蹈、妙语连珠,或绞尽脑汁、全力思索,其精彩表现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
才艺展示环节,各参赛队伍纷纷拿出 “看家本领”,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出选手们的多才多艺。

外国语学院《我爱你中国》融合了演讲、歌曲、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通过语言表达、音乐旋律和肢体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传递出大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情感共鸣、思想传递和民族精神的凝聚。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影子剧《中华崛起》将思政教育与美育完美融合,生动展现了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和新时代青年的青春风采。在光影交错中影子剧《中华崛起》中拉开序幕,同学们伴随激昂的配音,以饱满的情感,演绎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程和一路走来的艰苦岁月。

小学教育学院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朗诵者用极具感染力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深情的演绎,让每一个字都仿佛化作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告白,字字句句叩击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期许。每一句诗都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现场每一个人心中对祖国深深热爱的大门。

环境与健康学院朗诵抗疫主题诗歌《若我归来》,朗诵者们身着护士服,时而低沉婉转,诉说着抗疫英雄离家时的不舍与坚定;时而激昂高亢,展现出与病毒顽强抗争的无畏与英勇。每一句诗都饱含着对抗疫英雄的赞美与敬意,每一个字都传递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计算机科学学院情景剧《阵地誓言》,演员们用极具张力的表演,将战场上的残酷与战士们的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们铿锵有力的台词、饱含热泪的神情、激烈果敢的动作,生动诠释了革命先辈们在阵地上许下的庄严誓言,让每一位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心也随着剧情的起伏而紧紧提起。

学前与音乐教育学院诗朗诵《大写的中国》,朗诵者们精神抖擞,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开启了这场爱国情怀的抒发之旅。他们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细腻的情感将《大写的中国》中所蕴含的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丽山河以及伟大民族精神的赞美与歌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风险题环节更是充满悬念与挑战,各队伍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有的队伍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题目,成功实现逆风翻盘;有的队伍则稳中求进,巩固领先优势。


比赛过程中,现场还穿插了观众互动答题环节,观众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进一步营造了全员学习思政知识的良好氛围。






(参会领导嘉宾为获胜队伍、指导教师和满分同学颁奖)

“以赛促学强信念,思政育人启新程” 知识竞赛的成功举办,是学校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又一次生动实践。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使命担当,为推进思政育人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
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在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